國家低空空域正在逐步開放,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,但來自無人機的不可控風險逐漸增加,在民航領域,機場遭遇無人機干擾而導致航班備降、旅客滯留的情況時有發生。自2017年以來,全國共發生將近40起無人機擾航事件,已接近去年全年數量。應對“黑飛”,民航反制無人機需從應急處置和事前預防兩個角度考慮:一是通過反制無人機技術做到應急處置;二是通過法監管進行事前防備。
激光武器無人機反制
激光武器屢見不鮮,但使用激光武器來對付無人機的侵擾并不多見。傳統激光武器成本高、耗能大,也難以便攜,近期波音公司推出了一款反無人機激光武器,該系統能夠發射功率為2千瓦的激光束,可用于應付35km內的低空飛行器或無人機,從激光束發射到無人機被“致殘”共計10余秒,其拆分后可由人員攜行,每次打擊的成本僅為幾美元。其原理是用激光束照射無人機尾部,使無人機失去控制。該系統缺點是一次性投入較大,無人機被照射后可能發生燃燒現象,應用于民航場景需做安全性研究。
用聲波將無人機“喊毀”
使用聲波干擾無人機相對脆弱的機載陀螺儀也是可行方案。陀螺儀是無人機的核心部件,它可以不斷檢測飛機的的方向、傾角,進而讓飛機在空中自我調整,如果陀螺儀的工作不正常,無人機就會失控。聲波在空中傳播時,會產生共振現象,能量急劇增強,而民用無人機的陀螺儀通常使用非常廉價的元器件制成,容易搜集相關共振頻率。針對這些元器件的共振頻率進行定向的聲波干擾,讓陀螺儀產生共振后,陀螺儀就無法正確工作,進而導致無人機失控。但用聲波需要設備能量足夠大,也需要設置共振頻率調試設備,無法應對數百米高空飛行的無人機,因此應用與民航領域無人機反制難度較大。